中国高考演讲网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经典课程 | 望子成龙 | 高考咨讯 | 高考之旅 | 成功故事 | 座佑铭集锦 | 经典演讲荟粹 | 经典名校 | 教师沙龙 | 心理常识 | 联系我们 | 留言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师沙龙>正文  
 

教育中的激励:一种教育自觉的理念

日期:2010/4/15 11:08:02  访问点击:

针对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强制与纪律,忽视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的问题,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些教育工作者尝试运用激励的手段进行教育,逐渐提出了激励教育的主张。九十年代后,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激励教育开始为理论界所关注,逐渐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手段上升成为一种教育理念。

    激励教育基于心理学与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激励理论认为激励的本质就是一种强化,通过刺激物的出现引起客体心理的变化,从而达到对客体某种行为的强化和养成。问题是,教育与管理虽然有联系,但二者不在一个层面和范畴内。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教育领域中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于这一最高目标,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是否合理,就要看其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教育也不例外。激励是否具有教育价值,就在于激励能否以及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主体意识的形成,教育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赋予人以主体意识。只有具有主体意识,个体才能将社会要求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主体意识的培养方面,激励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与成功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等不同,激励教育的切入点是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激发学生的正确动机,提高其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遏制其不正当的需要和动机,使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

    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动机可分为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由外部刺激引发,而内部动机则是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人的一切行动都需要一定的动机来推动,外部动机并非没有价值,例如用一定的强迫手段校正儿童的不良习惯是早期教育惯常的做法,这不是问题,但如果儿童始终不认同这一做法,这才是一个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者需要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将教育者的正确要求转化为儿童自我发展的需要,这才是教育。显而易见,与外部动机相比,内部动机与人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它无疑更重要、更有价值,也更具有教育学意义。

人的主体意识是一个逐渐确立的过程,儿童发展的自主性较低,需要来自家长和教师的激励,激发儿童的外部动机并维持一定的动机水平,儿童才能获得发展,对儿童来说,推动其发展的主要是外部动机。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儿童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其活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而逐渐有了主体意识的参与,对来自外部的激励,儿童开始进行反思,逐渐具有批判性。因此,内部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与主体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互为因果的过程。一方面,个体经过学校教育和自身的社会活动与交往,不断形成自我意识,这是内部动机激发的前提;另一方面,教育通过不断激发、培养学生正确的内部动机,也推动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逐渐确立其主体性。

    激励一般被理解为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激励,教师是激励的发出者,学生是激励的对象。这就需要探讨两个问题:其一,即便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广义的教育,也只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教育不能代替学生的生活,那么,在教育力所不能及之处,如何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内部动机?其二,教师的激励未必都是正确的,这可能是社会的问题,也可能是教师个人素质的问题,这时候如何保证学生的内部动机的正确性?由于自我意识的参与,人的活动并非是给什么样的刺激,就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而自我意识的培养则依靠教育。所以,教育应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自我意识,使其能自觉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育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不是不要教育,而是要实现自主教育,培养和确立学生的主体性。成功的教育不是让学生越来越依赖于老师,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发展,激励教育也是如此。单靠教育者的外部激励不足以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要让儿童认同教育者的外部激励,并自觉将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并根据这一需要进行自我激励,这样才能激发和维持正确的内部动机。所以,真正的激励教育是激励与自我激励的统一。激励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育者的外部激励,逐步形成受教育者内部激励(自我激励)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上一篇:浅谈教师在高中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朋友的重要性
下一篇:外语教育应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版权申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中国高考演讲网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新起点网络营销传播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