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坐落在美国荒漠山谷、颇为特立独行的牛仔式大学,从1923年建立以来,就是许多优秀学生的乌托邦,同时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实验的成功典范。26名学生在一个上千公顷、与世隔绝的牧场上耕种和放牧两年。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Los Angeles, California)向北驱车5小时,再坐3个小时长途汽车,最后乘校园Bus翻过一座2000米的高山,就到了位于沙漠深处的幽泉学院。这里离最近的小城镇也有30英里。
这所两年制男校,于1917年由电力大亨卢西恩·卢修斯·纳恩出资创办。纳恩认为,物质世界充满罪恶,真正的伟人要能倾听“荒漠的声音”,并为幽泉学院定下了影响至今的校训:劳动、学术、自治(labor, academics, and self-governance)。学院管理异常严格,不经允许不得离开校园,严禁接触酒精,也不提倡看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经常由于恶劣天气而中断,报纸则是通过邮局寄过来的,通常都要晚两天。目前学校由26名学生,3位管理者,8至9名教授以及5名校工组成。教授的任期可以长达数年。
学生完成两年学习后可以获得副学士学位,但这么做的人相当少。绝大多数毕业生都会选择去著名大学继续深造,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毕业生中有三分之二拿到学士学位,二分之一获得博士学位。
幽泉学院(Deep Springs College),建于1917年,坐落在加州沙漠深处的一座山谷中。 学校每年只招收二十几名学生,而且只招收男生,全部学生得到的各种资助每年达到5万美元。每个学生只需自己买书和日用品,学费生活费均由学校提供。这是一所两年制大学,学生们在这里完成大学头两年的学习,然后转到其他大学继续学习。

一座教学楼足可容纳“幽泉学院”全校学生。
幽泉学院创办者叫卢西恩·卢修斯·纳恩。纳恩原本是一位企业家。但是他在科罗拉多开金矿的时候,由于开矿急需大量的电源,于是他改行开了电站。
随着纳恩的电站不断扩展,需要大量的人手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去维修传输线路。那时候电力还是一个新事物,没有太多的人懂行。纳恩于是决定自己培养,他招了一批头脑灵活、身体强壮、手脚勤快的年轻人,平常在电厂劳动、学习,一旦线路出现故障,就出去维修。纳恩除了支付他们工资以外,还免除了他们的生活费和培训费,这便是“幽泉学院”的原型。
由于纳恩越来越“不务正业”——将注意力转移到办学上来,后来他在加州终于找到了今天的这块占地50平方英里的沙漠,开办了这所坐落于山谷中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