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和孩子共渡心理难关
			日期:2009/8/7 9:16:38  访问点击: 
			       中国心理网CEO陈伟告诉记者,心因性腹泻是由抑郁、焦虑等心理因素所导致的肠道功能紊乱,有些同学一听见铃声就想上厕所也是同样道理。高考前的极度紧张和恐惧可能会诱发心因性腹泻,严重影响正常发挥。       严重程度:★★★       调整建议:降低内心紧张和恐惧水平是缓解心因性腹泻的关键。紧张时,可以尝试腹式呼吸来调节心情。切忌有自己考试时一定会出现腹泻的不良心理暗示,考试前应该对自己说:“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带着自信的微笑走进考场。          (以上案例均出自北京四中)       专家支招       给考生       系统脱敏训练       陈伟和张渝鸿都推荐学生在这个阶段进行系统脱敏训练。这种训练方法通过不同程度的焦虑情景在脑海中的呈现,诱发出焦虑情绪,再利用一些手段进行放松。这样可以逐渐训练心理承受能力,当真正面对焦虑情景时,负性情绪不再产生或强度减弱,即达到对真实情景的“脱敏”。比如:学生可想象现在离高考还有5天,当焦虑情绪出现时,进行深呼吸,逐渐平稳自己心态;然后再想象现在就要开始发试卷了,感觉自己开始紧张的时候,进行深呼吸调整……       心理软件测评       据张渝鸿主任介绍,她所在的学校从2003年开始使用心理测评软件,这类软件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测评,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张渝鸿说,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有考前焦虑症状,才可能主动寻求帮助和治疗。因此,学生在目前阶段可尝试较权威的心理测评软件,在测评的基础上再和心理辅导老师沟通。       自我成功暗示       孙晓峰建议同学们多想象成功情境,比如拿到心仪的通知书,走入心仪的大学校门;平时多用积极的语言和自己说话,比如“我做好准备迎接考试了”“我会做到最好的”等。通过这类自我暗示,可极大增强自信心,塑造良好心态。       给家长       保持常态、切忌包办       张渝鸿主任认为,家长在这个时期应该尽可能让家庭保持常态,千万不要“拒绝来访、不开电视、堆积营养品”,因为这种急剧变化是对学生的一种持续施压,让他们无法感受到宽松环境。       同时,千万不要将生活大包大揽,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还是应该让他们正常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持平稳心态。       分析进步,持续鼓励       孙晓峰认为,同学们常常在复习的最后阶段看不到进步,觉得每天都没有收获。家长不应问孩子每天做了什么,而是应该和他们一起对每次的考试和复习进行分析,分析得越详细就越容易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且要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复习,而不要拿他们和别人比较。       让孩子倾诉负面情绪       中国心理网CEO陈伟建议家长跟孩子直接进行情感交流,对学生的考前焦虑表示认同和接纳,而不是否定。这个阶段孩子多少有一些紧张情绪,尽量让他们把负面情绪都倾诉出来,很多时候说出来孩子才可以轻装上阵。家长必须学会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上一篇:高三家长:怎样才能帮助孩子选个好专业 
              下一篇:向奥巴马妈妈学习育儿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