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演讲网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经典课程 | 望子成龙 | 高考咨讯 | 高考之旅 | 成功故事 | 座佑铭集锦 | 经典演讲荟粹 | 经典名校 | 教师沙龙 | 心理常识 | 联系我们 | 留言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座佑铭集锦>正文  
 

达芬奇

日期:2006/6/13 15:45:12  访问点击:

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

                                                                    ------------------达芬奇

列奥纳多· 达·芬奇 (1452-1519) da Vinci,Leonardo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人类智慧的象征.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5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蒙娜丽莎》则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 [www.mrmy.net,点击进入]
美术成就 达·芬奇15岁开始在画家A.del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1472年入画家行会.15世纪70年代中期个人绘画风 格逐渐成熟.1482~1499年居留法国,除为米兰公爵服务外, 还从事其他艺术和科学活动.这期间他的绘画作品不多,但《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则是他的代表作.1500年出 游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1506年回到佛罗伦萨,创作《圣母子与圣安娜》和《蒙娜丽莎》,还着手为市政厅绘制壁画 . 1507年再去米兰 ,并服务于法国宫廷 .1513 年移居罗马,1516年又到法国,最后定居昂布瓦斯.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去世时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 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 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 二的.学术界一般将其创作活动分为早期和盛期两个阶段.  [www.mrmy.net,点击进入]
早期创作 当他在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时 ,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才.约1470年他在协助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时,虽然只画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和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现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构图虽没有创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绘却已 注意到了空气氛围的表现.这表明他一开始就致力于解决写 实与典型加工的辩证关系.稍后创作的《吉内夫拉·德本奇像》,一反15世纪艺术追求线条分明的传统,以逆光夕照的 色调渲染他所倡导的透视效果.1481年创作的《博士来拜》 (又译《三王来拜》),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 品.该画虽由于他动身去米兰而没有完成,但从原稿上可以 看出其构图和形象塑造所显示的艺术创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师和同辈:由圣母婴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稳定构图,按精确的透视法画的建筑遗迹和奔腾飞跃的马群等背景,说明他已不再从叙事的角度简单地罗列有关人物,而是对传统的题材进行彻底的改造.他所采用的色调幽暗的画法,使人物形象从影中突出,突破了传统绘画明晰透露的特点,预示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www.mrmy.net,点击进入]
盛期创作 1482年达·芬奇来到米兰 ,应圣弗朗切斯科 教堂的邀请绘制祭坛画《岩间圣母》.这幅现藏于巴黎的作品,虽仍然是传统题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岩窟幽深的刻 画及山岩间花草真的描绘,证明他使用的烟雾状笔法已使 其在传真写实和艺术加工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最后的晚餐》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这幅表现基督被 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场面的湿壁画,绘制在米兰圣玛丽 亚·德拉格拉齐耶修道院饭厅.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经 营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 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其他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手势,表情,分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素描草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和拉斐 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1503年他一面着手为市政厅大会议 厅绘制壁画(因再次去米兰而始终未完成),一面创作《蒙娜丽莎》和《圣母子与圣安娜》.这是两幅他极为珍爱的作品,始终带在身边,晚年移居法国也不离左右,最后遗存巴黎.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上一篇:爱因斯坦
下一篇:列夫·托尔斯泰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版权申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中国高考演讲网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新起点网络营销传播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