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
日期:2006/6/10 9:44:50 访问点击:
为本科首推“核心课程”教育
虽然在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的比例只占25%,但在过去的10年中,哥伦比亚大学最大的变化是重新认识到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并大力发展本科教育。尽管哥伦比亚是一所研究型大学,但它对本科生教育极为重视,几乎所有的本科系都实力雄厚。
自1919年起,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高校中率先推出“核心课程”教育计划,刚进大学的新生不分系科,注册之后,就开始学习核心课程。在一、二年级,通过阅读、听课、讨论等各种方式了解西方文化和艺术的经典作品,到第三年才进入专业学习。由此使理工科学生增加对人文学科的了解,同时又使文科学生增长对包括科学在内的西方文明的认识,本科生的基础知识课程往往由多学科的教师联合执教。
另一类类似人文学科的综合课程,也是与文学、哲学、艺术和音乐等学科相结合的。西方思想史、美国现代文明、政治哲学、经济等学科,都是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哥伦比亚大学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除了书本知识以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领导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等。经过这种培养,使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一流
哥伦比亚大学作为研究性大学的实力还体现在其学生人数中高达70%以上的研究生比例。科研经费充足,来源多样化,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研究生的参与,又强大了科研的力量。
近年来,哥伦比亚大学从联邦政府申请到的科研经费保持稳定上升的势头,在全美高校中稳居10~12位。哥伦比亚大学科研水平之高、研究生质量之优得到了同行的公认。
哥伦比亚大学在全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名列榜首,虽然各个学校都在这方面全力以赴,但真正做得好的也就是屈指可数的几所高校。哥伦比亚大学由于地处纽约这个全美经济活动中心,使得哥伦比亚大学的科研成果趋于领先地位。
学校设有专门的“哥大科研成果转让办公室”和“哥伦比亚大学医药类科技成果转让办公室”,让既懂科研又懂市场运作的专业人士来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负责将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变成商品。
学校还专门制订了相应的规定及鼓励措施,使学校、学院、发明人都能从中受益。哥伦比亚大学不直接创办公司企业,但对于教师创办技术性公司持宽容态度,允许教师兼职或参与技术入股、咨询服务等。这些高技术产业发展起来以后,既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增加了学校收入,形成了良性循环。
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
在当代的汉学与中国研究领域里,哥伦比亚大学一直是一所重要的学府。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哥伦比亚大学与哈佛、耶鲁、柏克莱、史丹佛、芝加哥、密西根、威斯康辛、康乃尔、普林斯顿、宾州大学等学校同列十二大名校之林。
在中国研究的范畴里,哥伦比亚大学则超出许多名校,与哈佛、密西根、芝加哥、柏克莱、普林斯顿、西雅图华大等名列前茅。
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一向有极深厚的渊源,许多早期的学者与政界名人都出身哥大,如胡适、顾维钧、马寅初、冯友兰、吴文藻、陈公博、宋子文和著名核科学家姜圣阶等。近期的倪文亚、李焕、张京育、吴舜文等。另外,在目前国内学界、政界中,亦有不少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
哥伦比亚大学有近60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获得诺贝尔奖的李政道是该校物理系教授。为杨李二位的理论假设作出实验证明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也是该校著名的华裔物理学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图书馆亦以中文藏书丰富而名闻全美,早在1901年,哥大就开设了丁龙中文讲座,并开始收藏中文资料。
上一篇:耶鲁大学
下一篇:加州理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