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焦虑的心理分析
日期:2006/7/15 2:36:44 访问点击:
2.认知偏差。焦虑症患者认为考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不敢去面对考不上的事实,越紧张,就越有压力。
3.知识准备和应试经验不足。
4.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对学生的过高要求,造成了他们的压力。
5.求胜动机过强,给自己定的目标太大,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也是学生焦虑水平过高的一个原因。
五、考试焦虑水平测验量表
本测验共32道题,每题4个答案:
A 很符合;B 比较符合;C 不太符合;D 很不符合。
1.在重要考试的前几天,我就坐立不安; 2.临近考试时,我就拉肚子; 3.一想到考试即将来临,身体就发僵; 4.在考试前,我总是很苦恼; 5.在考试前,我感到烦燥,脾气变坏; 6.在紧张的复习期间,我老想着“这次考试考糟了怎么办?” 7.越临近考试,注意力就越难集中; 8.一想到马上就要考试,参加任何文娱活动均没兴趣; 9.在考试前,老是预感到这次考试将要考糟; 10.在考试前,常做关于考试的梦; 11.到了考试那天,我就不安起来; 12.考试铃一响,我的心马上紧张起来; 13.遇到重要的考试,我的脑子就比平时迟钝; 14.看到考试题目很多,我会感到很不安; 15.在考试中,我的手会变得冰凉; 16.在考试时,我感到十分紧张; 17.一遇到难题,我就担心自己不及格; 18.在紧张的考试中,常想些与考试无关的事情,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19.在考试时,我会紧张得连平时记得滚瓜烂熟的知识也回忆不起来; 20.在考试时,我会沉浸在空想中,一时忘了自己是在考试; 21.在考试中,想上厕所的次数比平时多; 22.考试时,即使不热,我也会浑身出汗; 23.考试时,我会紧张得手发抖,连写字都很困难; 24.考试时,经常会看错题目; 25.进行重要的考试时,头就会痛; 26.如果发现剩余的时间已来不及做完全部的题,我会急得浑身出汗; 27.考试后,发现自己本来是懂的题,却没答对,我会感到十分沮丧; 28.有几次重要的考试之后,我都腹泻; 29.我对考试十分厌烦; 30.只要考试不记成绩,我就喜欢考试; 31.考试不应当像现在这样在紧张的状态下进行; 32.不进行考试,我能学到更多知识。
评分规则:
A得3分,B得2分,C得1分,D得0分。各题分数相加即是你的总分。
总分 焦虑水平 0—24 镇定 25—49 轻度 50—74 中度 75—96 重度
这些题,总分在0到24分,是镇定的,心理状态比较好;25到49分是轻度的焦虑;50到74分是中度焦虑;75到96分,就是严重的焦虑症了。
六、考试焦虑的调控
考试焦虑的调控包括认知调控和行为矫正。
1.认知调控。首先,坚决杜绝用“完了”、“我糟糕透了”等这种消极的语言暗示自己;其次,消除大脑中的错误信息,不要被一两次考试失败和一两科考试失误所吓倒,不要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不行,而丧失信心;再次,适当减轻周围环境的压力,针对种种担忧,自己和自己辩论,用这种理性情绪疗法,纠正认知上的偏差。
2.行为矫正。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放松训练,一种是系统脱敏训练。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训练的原理,是交互抑制原理,即人在放松状态下的情绪,与焦虑是相互抵抗的,比如放松状态出现了,必然会抑制焦虑和紧张状态的出现。
七、放松训练的定义和原理
放松训练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如呼吸法、暗示法、表象法和音乐法等,使人体的肌肉一步步放松,使大脑逐渐入静,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大脑对全身控制支配能力的训练方法。放松训练的原理,即肌肉和大脑之间是双向传导的,大脑可以支配肌肉放松,而肌肉的放松,又可以反馈给大脑
上一篇:专家献策十条锦囊 帮助考生战胜高考
下一篇:人在高三:年轻无极限 梦想无极限
|